7月31日,由新华互联网科技主办的“山海万象・AI创想”全国联创动画发布会在郑州新华中等专业学校举行。郑州新华中等专业学校院长吴凤霞、全国38所新华院校创作教师代表、合作企业代表迅捷人工智能科技(河南)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金锋等齐聚,共同见证《山海万象》AI动画成果发布,标志着新华互联网科技以AI赋能专业建设、探索“AI技术+传统文化”跨界融合的实践取得突破。
全国38所新华院校创作代表齐聚郑州新华中等专业学校
《山海万象》AI动画剧发布
AI重塑传统典籍 传承与育人双向赋能
郑州新华中等专业学校院长吴凤霞致辞
发布会上,郑州新华中等专业学校院长吴凤霞在致辞中指出,《山海经》的每一页都跳动着先民的浪漫,每一笔都是刻在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密码。“在信息奔涌的今天,如何让这些沉睡的传奇走出典籍,让年轻人真正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?这正是我们相聚的意义。”
她强调,AI技术为文化传承打开了新天地。“曾经,一帧动画要凝结数十小时的手绘心血;如今,AI的图像生成与动态模拟,让创作效率呈几何级跃升。更奇妙的是,它能让想象照进现实——用算法勾勒烛龙鳞甲间流动的火焰,让千年神话在屏幕上迸发灼热的生命力。”
吴凤霞院长表示,全国新华院校携手联创,就是要做这场文化革新的探路者。“我们期待以AI技术为桥,让《山海经》的智慧走出故纸堆——这既是让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焕发新生,更是要在实践中锤炼教学锋芒。”
跨校联创 全国师生共绘“山海经”
师生共创 老师指导学生
全国38所新华院校师生以AI技术重塑《山海经》经典IP,创作出30余部动画短片。发布会上,一张张获奖名单的宣读掀起了小高潮。山东新华、南京新华、广州新华、河南新华凭借兼具文化深度与技术精度的作品,荣膺“最佳作品奖”;长沙新华、石家庄新华以别出心裁的构思斩获“最佳创意奖”;沈阳新华、江西新华的作品凭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拿下“最佳叙事奖”;河南新华、山东新华、陕西新华用惊艳的画面质感摘得“最佳视觉奖”;山西新华和河南新华则靠技术创新捧回“最佳技术奖”。柳淑庸、王蕾等5位老师获得“AI铸山海・灵境突破奖”,李传宝、徐元明等10人拿到“AI绘山海・奇境创想奖”。
优秀团队奖项颁发
优秀个人奖项颁发
这些作品里藏着各地师生的巧思:有的用AI模拟迷雾流动,让昆仑山若隐若现;有的靠AI技术让九尾狐的尾巴灵动飘逸。正如吴凤霞院长所言:“全国师生聚在一起,不是比谁的技术更炫,而是要让《山海经》里的故事,用AI技术让其‘开口说话’。”
“AI实战课堂”落地 AI技术+真实项目+职业能力深度融合
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联创活动创新打造“AI技术+真实项目+职业能力”的“AI实战课堂”模式。新华师生们直接以《山海经》动画联创为真实项目载体,把AI技术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、职业能力培养深度绑定。从分镜设计到动画渲染,从文化创意挖掘到技术工具实操,每一个环节都是“学中做、做中学”的职业场景模拟。
郑州新华中等专业学校AI+影视动漫游戏设计师专业薛常行老师分享创作过程
郑州新华中等专业学校AI+影视动漫游戏设计师专业薛常行老师提到,“学生不再对着课本练技术,而是带着‘还原山海经奇景’的创作目标,主动用AI工具解决‘如何让神兽动作更逼真’‘怎样呈现古籍里的奇幻场景’这些实际问题。在项目推进中,他们快速掌握AI绘图、智能分镜等行业前沿技能,职业能力肉眼可见地成长。”这种将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的模式,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提前触摸到行业脉搏,为未来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积累实战经验。
新华互联网科技《山海经》AI动画剧亮相,此次全国38家院校联创不仅是技术与文化的碰撞,是AI教育跨界实践,更是传承与创新的实践,为“AI+文化”产业发展与人才培育提供了珍贵范本。